行业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动态 >

“滴滴式”家装服务 看似省事儿并不省心 

时间:2018-09-18 11:36来源:亿欧网 点击:
 
  产业工人是家装行业的一个重要话题,但在产业标准不明确、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的环境下,也曝露出了不少毛病。值得思考的是,施工、服务不专业的背后,到底责任在谁?是平台对于工人资质审核的不严格,还是工人的服务意识不到位?
  互联网装修工人平台,以极低的门槛,除身份证外几乎不需要审核施工资质的快速流程,吸引了大批工人的入驻。这当中究竟有多少浑水摸鱼的,我们不得而知。
  “滴滴式”家装服务,看似省事儿并不省心
  在某平台发布的招工信息中,不仅有公司的短期工程项目,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普通的消费者。三五天的工期,地点就在消费者家中。一旦遇到平台上的不法分子抢单成功,引狼入室,后果不堪设想。
  在某平台发布的招工信息中,不仅有公司的短期工程项目,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普通的消费者。三五天的工期,地点就在消费者家中。一旦遇到平台上的不法分子抢单成功,引狼入室,后果不堪设想。
  很多App都能提供包括装修、维修、安装、保洁等在内的各种上门服务,几千名工人同时在线,比预约专业品牌服务和家装公司更加及时、方便。
  互联网的便利,让消费者坐在家里捧着手机就能做很多事:饿了点个外卖,懒得出门就网上逛超市,就连给宠物洗澡都可以服务到家了。各行各业都效仿着滴滴打车的形式,借助互联网+移动端,提供“这边下单,那边派活儿”的及时上门服务。家居行业当然也不例外,小到保洁、家政、安装、维修,大到整个房子的装修,只要有需求,手机都能预约,半个小时就有人按响你家门铃。
  方便是有了,隐患也来了。不久前,滴滴顺风车的不安全事件发生后,不少消费者对于上门服务开始有了隐隐的担心:出门坐车都这么危险,把不认识的人喊到家里来修修这儿、弄弄那儿,万一真遇到不靠谱儿的,简直就是引狼入室……
  这些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。市场上提供上门服务的越来越多,他们都是些什么人?有资质吗?他们干活儿的标准跟实体公司派来的一样不一样?把家里的老人、孩子,甚至是整个家的大工程都交给他们,到底能不能放心?
  “共享工人”服务专业性参差不齐
  目前市面上比较火的服务平台有很多,58到家、到位、师傅到家等等,提供家电维修和清洗、上门安装维修各种家具、刷漆、贴墙纸、水电改造、装吊顶、铺地板、下水管道疏通,以及各种保洁和搬家服务。
  种类之多,仿若一个时时在线的大管家,无所不能,随叫随到。而消费者的真实体验如何,我们也采访到了几个有过“被服务”经历的用户。
  没有资质审核,手机身份证注册后即可成为“专业工人”
  施工、服务不专业的背后,到底责任在谁?是平台对于工人资质审核的不严格,还是工人的服务意识不到位?《广厦时代》在手机的软件商店里,随便输入了“工人”二字,下载了排名比较靠前的一个名为“亿装”的App,该平台自称是整合产业工人,解决行业痛点,为雇主提供方便快捷服务。
  在输入手机号、验证码,进行简单的注册后,便成为该平台的一名工人。而后便可以根据个人技能选择相符合的订单了。在抢单后,只需支付押金,作为个人技能及诚信失约的一种保障。官方表示,该押金会在订单结束后全额退还。注册过程之顺利,让人难以想象。
  《广厦时代》再三询问客服,是否真的不需要审核本人的各种资质,得到的回复都是:只需审核身份证即可。据悉,该平台上的注册工人数量庞大,有订单出现基本“秒光”。虽然是省了不少工人找活儿干的精力,也有相关意外伤害险来保障工人的权益,但对于雇主而言,实在是让人有些不踏实。
  像我们这般浑水摸鱼的都能轻松成为一名小工,也不知会有多少不专业、不靠谱儿,甚至是不法分子,混进水工、电工、瓦工、油工的群体里。而他们一旦进入消费者的家中,后果更是不堪设想。
  监管不严,平台服务协议满眼都是“坑”
  虽说不是所有的门槛都向上文所说的那般低,但作为一个集结了成百上千工人的平台,其所面临的风险、所需要承担的责任,也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多。那些嘴上说着要服务上门的贴心平台,到底怎么应对?很多消费者都会遇到的推卸责任,是否真实存在?《广厦时代》仔细研读了某平台的《服务协议》,发现了其中的“小心思”。
  “本平台不对平台服务所涉及的技术及信息的有效性、准确性、正确性、可靠性、稳定性、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。”“由于平台信息为用户自行发布,本平台无法杜绝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瑕疵。”这也就意味着,在搭建一个渠道后,其中用工信息是否可靠、工人身份是否真实,平台概不负责。
  不仅如此,对于“通过本平台服务购买或获取任何商品、样品、数据、信息等行为或替代行为产生的费用及损失;任何非因本平台的原因引起的、与本平台服务有关的其他损失”,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。也就是说,通过平台购买的零部件如果出现问题,即便是上门维修的师傅卖给你的,也跟平台无关。
  在很多平台上,《广厦时代》都看到了类似的说法。但作为普通消费者,可能大都没有时间仔细阅读,或是不会在意条款上究竟写了些什么。当你把无限的信任给予互联网服务平台和工人的时候,收获的也许真的并不是与之相等的回报。
  【现实】“互联网思维,搞的就是消费者”
  说这句话的,是家装行业一资深从业者。他说,正规出租车每个月光是“份儿钱”就交上几千,而滴滴注册的顺风车、快车司机呢?平台收取的佣金不仅远远低于出租车,时不常的奖励、补贴虽说力度不大,但积少成多也十分可观。关键是,一纸驾照只能证明你会开车,并不能为人品作担保。
 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装行业资深从业者告诉《广厦时代》,互联网的存在,首先为公司节省了大笔传统的员工开支,但成本嫁接到互联网的营销上,对于消费者而言,并没有太多实质的优惠可言。也就是说,那些报价低于其他没有推广成本的公司,又在营销上不断砸钱的品牌,几乎都是低价切入,不可能没有增项。
  而谈到市面上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家装公司,该业内人士表示,互联网公司接单,再卖给装修公司,然后再卖给工长,折腾来折腾去,倒霉的还是消费者。这也是为什么出现后续问题消费者投诉无门的原因了。